首页
风闻
财经
国际
军事
观出行
观金融
产经
科技
城事
视频
观察员
首页 > 专栏

时评 线上课
  • 釜山会晤是稳定中美关系第一步,“大交易”可从三方面入手

    “中美间的博弈格局已经从美强我弱变成我强美弱。如果我强美弱,那我们就志不在台湾,太小了,我们志在整个亚太——不许战乱进亚太,这才是盘大棋。 ”[全文]

    29096 11 2025-11-05 14:03:31
  • 美国不按规矩出牌时,中国敢于让它“当场现形”

    在美国不按规矩出牌时,中国敢于让它“当场现形”,顶得他毫无办法。并且这一顶,不但美国着急,整个西方世界都着急了。现在表面上看是回到了关税战开打前,但实际上是中国大大强化了自己的地位。这次会晤最大的意义,是两国元首确定了中美关系今后发展的方向,给市场、给世界吃了定心丸。[全文]

    139771 30 2025-11-04 08:31:00
  • 关税战会不会加速产业链外移,就业值不值得担忧?

    类似这种冲击全球产业链的事件,平均每2.7年就会发生一次。这怎么躲?到底是为谁“备用”?说到底,还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—东北亚产业链最稳定、最可靠。[全文]

    103394 36 2025-09-22 08:11:16
  • 对特朗普先礼后兵,算是上策吗?

    在鹰派云集的美国政府内阁,特朗普可能成了唯一“亲华”的人。我觉得我们要利用他的弱点,先礼后兵,为我们争取更多利益。[全文]

    107721 58 2025-02-24 13:06:59
  • 促消费为什么没有起色?这与搞创新不矛盾

   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,如何搞社会福利?我觉得就应该是投资于民,提高老百姓的收入能力。当然更多是要提升农村的收入,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,这方面城乡差距实在太大。[全文]

    238764 236 2025-01-02 20:09:53
  • 我们总是喜欢检讨“大而不强”,其实大本身就是强

    毫无疑问,出海已经成了一个趋势。当年美国和日本都是在海外再造了一个美国和日本,不出意外的话,中国也必须在海外再造一个中国,所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[全文]

    59164 60 2024-09-15 09:28:51
  • 怎样让“大环境”好起来?促民间消费不如政府带头花钱

    在困难的时候让地方政府学会过紧日子,我认为这是不恰当的,相反,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花钱,那么问题,谁来花?现在个人和企业在大环境的压力下不敢花钱,那么只能由政府花。[全文]

    183426 313 2024-09-10 08:21:33
  • 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25年,要做好理论准备

    初级阶段任务完成之后,我们的社会主义应该进入一个长期稳定时期,其主要标志就是形成一个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长期存在的新理论。我们认为,高水平社会主义就是这样一个“稳定的中国社会主义”阶段 。 [全文]

    372589 318 2024-07-15 07:35:55
  • 作为大国,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对美国说……

    既做好内政,又做好外交。我们以前说外交和内外有别,现在已经不可能了,内政就是外交,外交就是内政,大国尤其如此。美国的内政就是外交,因为其内政对世界有巨大的影响;同样,美国的外交对自己人也有巨大的影响。[全文]

    80770 75 2024-04-04 09:19:08
  • 中美竞争之下,科教兴国还有哪些瓶颈待解?

    今天我是鼓起勇气说这个话的。因为这么一说,马上就有人会批评你,想回到过去吗?回到计划经济吗?可是,他们有没有想过,我们的精英主义走到极致了,就会走到反面。在教育方面,精英主义让孩子们围绕着分数竞争,最后都变成了只会做题的机器。[全文]

    321857 458 2024-03-13 17:02:25
  • 中国经济下一个风口在哪里?离不开老百姓衣食住行

    对我们来说,要找到一个平衡点,这个平衡点就是要深度融入整个世界的产业链。东方不亮西方亮,这样就有了产业韧性,而韧性是最好的安全。[全文]

    276779 200 2024-02-21 13:06:28
  • 限制地方政府不能新增债务,这样的政策是有问题的

    地方政府在疫情期间支出很大,造成财政亏空。现在又限制他们借债,地方政府只能过紧日子。地方政府过紧日子,房地产市场又在下行,这两个部门加起来至少占经济的30%,如果他们下降10%,就会对经济增长造成3个百分点的拖累。[全文]

    129088 56 2024-01-30 08:11:53
  • 对待西方,一定要有平视的态度

    平视意味着不要总是抱怨和指责对方;也不是俯视,抨击对方什么都不行。平视就是对等的,在某些情况下也要学会去理解对方。[全文]

    82477 50 2024-01-14 08:58:04
  • 现在是不是治理地方债的最好时机?

    我们要正视地方政府的赤字问题,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,地方政府很难放开手脚做事。而且这里面很多都是欠的社会的钱,地方政府还不上欠款,社会资金也很紧张,大家都在收缩。[全文]

    163741 88 2023-10-27 07:47:15
  • 在这特殊时刻,思考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

   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搞市场经济,在当时似乎是向西方学习,实际上是回归中国传统。在很大程度上,我国的市场经济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,与我国的发展阶段以及民众的文化心理高度相关;党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市场经济之路。[全文]

    124462 87 2023-10-01 08:20:39
  • 美国的“小院高墙”政策起作用了吗?

    我们对实体清单上的几十家企业做了调研,结果是三分之一的企业受影响严重,三分之一通过措施规避了影响,其余三分之一并没有实质性影响。[全文]

    222796 75 2023-08-21 08:35:00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版权声明
  • 服务条款
  • 刊登广告
  • 联系微博
  • 加入我们
  • 网站地图
  • 举报链接
  • 举报制度规范
  • 《网站自律管理承诺书》

Copyright © 2014-2024 观察者 All rights reserved。
沪ICP备10213822号-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31220170001 网登网视备(沪)02020000041-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:沪(2024)00000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:(沪)字第03952号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沪B2-20210968   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21-62376571

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027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